科旅中国 嵊泗花鸟 | 潮汐涨退间,无穷小亮带你解锁“天然的博物馆”


是抵达™™,也是开启™™。


拥有无尽神秘感和无限可能性™™,海洋给出的题目™™,人类的回答或许千人千面™™。


在约77万平方公里的东海海域上™™,嵊泗花鸟岛只占据小小一隅™™。远航而来的客人们™™,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赞声“景色如画”后离开™™,倒不如“见微知著”™™,去潮涨潮落之间™™,探索精彩纷呈的美丽新世界™™。


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博物》杂志副主编、国内影响力科普作者“狐主任”张辰亮,此次作为科旅体验官登上花鸟岛,赶海、鉴物、海钓……授人以渔,带领大家打开“岛屿=天然博物馆”的全新解题思路。


当然™™,在狐主任抬起钓竿的“迷人”微笑里™™,在拨弄茅草“造箭发射”的犀利眼神中™™,在放归小螃蟹回到礁石下的细心中™™,我们也隐约看到了一位严谨异常的科普工作者背后那份天真与良善™™。


这份善意™™,来自大千博物、来自花鸟小岛、也来自无穷小亮无穷的内心世界™™。






PART 01
探秘潮间带 乐在赶海中




有人将潮汐涨落比喻为地球的呼吸运动™™。


在这一起一落间™™,海陆交汇处水位变化不歇™™,海岸时而被淹没时而暴露出来™™,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区域™™,即是我们常说的:潮间带™™。






相比于整片的海岸™™,潮间带区域虽然略显“狭窄”™™,但常在这里活动的海洋生物却十分多样™™。人们在海边最常进行的传统活动就是赶海™™,就好像是⼈与大海的一场“捉迷藏”:潮⽔上涨™™,淹没滩涂、礁⽯™™,滋养其中的⽣物™™;潮⽔退去™™,潮间带露出™™,则是捞鱼、捉螃蟹、拾取海货的好时机™™。


在张辰亮看来™™,早期人们赶海是为了讨生活™™,而现在赶海的人更多是游客™™,俯首拾贝™™,在休闲的同时了解海洋海滨生态™™,为旅程平添知识性趣味性™™。


他形容™™,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一个“天然博物馆”™™,所有展品都是活的™™,需要人们自己去寻找™™,亲手发掘的过程其乐无穷™™。


当然™™,小亮也特别提示™™,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旅行到此的朋友们在感受赶海的乐趣后™™,拾得的海洋小生物要记得放归大海™™。






小亮在水洼中信手捻起一个海螺™™,熟悉得像昨天刚碰过面的邻居:这是荔枝螺,也叫辣螺,常见于东南沿海居民的餐桌上。


他隆重介绍的另一个潮间带神奇物种是佛⼿,学名⻳⾜,含丰富的碘、钙、蛋⽩质及维⽣素等。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是藤壶的一种,人们常见的藤壶没有柄,而佛手的可食用部分恰是它的褐⾊软柄,一柄在手,身价倍增。





礁石上大面积可海蟑螂因为名字而备受嫌弃™™,小亮特意澄清™™,虽然形似™™,但它跟蟑螂其实没有关系™™,属于软甲纲™™,另一个名字叫海岸水虱™™,经常成群结队出没™™,“跟龙猫里的小精灵似的™™,挺有意思”™™。





诚然™™,不是每个来赶海的人都拥有科普博主同等的知识量™™,但挖掘更多在地自然的丰富内容™™,让大家能够获得小亮同款的赶海快乐™™,正是我们的目标之所在™™。







PART 02
狐主任回忆 博物感童年





小亮的“赶海老手”经验值是从小就开始积累的™™。


作为北京孩子™™,他小时候常去的赶海地点是北戴河™™。但跟别人不一样™™,他很少在沙滩上去凑热闹™™,反而喜欢往两侧的礁石区跑™™。


因为他新奇地发现™™,退潮之后™™,一个小石窝里的小水洼都是个小世界:伸开触手的海葵、傻头傻脑的小鱼、背着螺壳的寄居蟹™™,就像天然的水族箱™™,长大后他知道了™™,这种在低潮线以上积水的小水池被称为「潮池」


除了潮池生物™™,还有礁石上附着的藤壶、海藻™™,石缝里成群结队的海蟑螂……都令他入迷™™。直到现在™™,每每到海边™™,他依然保持了去礁石区扒拉一下的习惯™™。




对海洋生物的兴趣源自于儿时赶海™™,但引导小亮持续深耕和研究海洋生物的™™,


“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


的出版,





可以说™™,善于发现、热爱自然博物的童年™™,构成了小亮现象级科普作者的底色™™。除了海洋生物™™,他的兴趣点还遍布各类植物、昆虫™™,哪怕普普通通的生物™™,从他口中说出™™,都别有一番趣味™™,仿佛带着故事穿越时空而来™™。


这种解读自然的能力™™,无论在“网络热门生物鉴定”的视频传播热度中™™,还是在与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科旅中国墨脱以及此次花鸟岛奔山跨海的行程中,都令人慨叹和倾佩。



在海岛看到常见的野生植物芒草™™,他就让大家去感受同一个物种仅一路之隔所呈现的不同气质™™,一侧是芒草与海景搭配的浪漫之美、思乡之情™™,另一侧则是芒草丛生的荒野之感™™;




看到很多游客赶海的盎然兴趣™™,他就建议在潮间带的海岸区域™™,设置一些介绍海洋生物、赶海方式等内容的互动装置™™,以帮助大家扩展赶海的乐趣™™;


去往墨脱的路上™™,看到黄杞种子™™,他信手拈来又轻轻抛下™™,和水哥王昱珩上演一场“拉丝大戏”™™;




而看到星天牛™™,他马上回忆起小时候“数天牛的角有几节™™,就表示它有几岁”的都市传说™™。让一只在城里原本常见、现在稀有的小昆虫变得生动而神秘™™。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小亮科旅体验的路途上™™,还有很多™™。也许我们很难复原他眼中的大千世界™™,但可以相信的是™™,


对于自然和博物的严谨研究和无限好奇™™,一定给他建立了一个充实而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他幽默生动的分享™™,也为观众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穷自然世界”的大门™™。








PART 03

岛屿的馈赠




嵊泗花鸟岛所在的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群岛™™。因海而生、因岛而兴™™。


打造科学性与趣味性兼具、权威内核与艺术表达并包的科旅基地™™。


为此™™,包括张辰亮在内的多名体验官™™,以及资深的专家团队™™,根据花鸟岛的地形地貌及在地物种情况等™™,量身定制™™,以地质、赶海、植物等为主题™™,挖掘途中相关知识点及物种资料™™,形成了2条有明确主题、有硬核内容、有丰富景观的科旅体验线路™™。






正如小亮所说™™,这里是一座天然博物馆™™,要寓教于乐™™,好的导览必不可少™™。


在花鸟岛的体验线路上™™,我们还在精心设计地面的导览装置、手机端的数字导览和手持的知识手卡等™™,综合展现途中的各类趣味科普亮点™™。





认识动植物是尊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导览不但要给你讲是什么™™,怎样去认识™™,还要讲如何保护它们™™。”目的是让来到这里的游客,真正的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读懂自然。


越了解才会越关心™™,有关心才更有可能付诸行动™™。这正是科旅中国集结众多科普工作者™™,身体力行地探寻、传递自然知识的意义所在™™。





当我们跟自然界有深度的接触和深切的认识™™,就更有机会从自然里汲取生存的智慧和生活的无穷趣味™™。


拿起镜头吧™™,记录下自然科学和地理大美给你的启发与感动™™,与更多人分享你的“科旅中国”™™。









点击视频



下期发布的是
科旅体验官青木杨柳松
带领大家漫游山海间
下周见™™!



长期招募

优先考虑热爱大自然

有自然科学专业背景的伙伴


简历投稿至

cng_camp@163™™.com


欢迎与我们一起

体验至美中国




---THE END---


总策划:郭颖谦

策划:格子

撰文:呼啸

摄影、视觉:雨林

手绘:小铭

更多的信息™™,了解一下 【尊龙ag旗舰厅官网】